当前,纺织行业正在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作为融合技术创新、时尚创意、文化认知和生态发展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正成为推动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生力量。
11月6日,2023全球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柯桥峰会在柯桥召开。本次峰会以“印领时尚 创新价值”为主题,与会代表就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模式探索及数智转型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本次峰会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和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蓝宇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施托克印制系统(无锡)有限公司、浙江海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安诺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活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来自国内外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代表、地方协会负责人45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选择,印染行业也进入了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特征和重要模式的新阶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致辞时表示,此次峰会共同探讨数码喷墨印花领域的科技创新、时尚创意和前沿发展,将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为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高端化升级提供新思路、探寻新路径。
他强调,当前,数码印花技术在纺织产业中的应用呈现出日益普及和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近两年,数码印花已成为印染行业中最为活跃、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领域,在塑造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针对数码印花行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数码印花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用科技赋能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二是推进数码印花与数字经济的紧密结合,用数字技术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三是强化数码印花与文化创意的高度融合,以创意设计推动行业高端化和品牌化发展。
本届峰会得到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的鼎力支持,峰会组委会决定授予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2023全球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峰会突出贡献奖”。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为中国轻纺城党工委副书记、轻纺城建管委副主任钱苗娣进行了授牌。
世界纺织信息网(WTiN)执行董事Mark Jarvis以《机遇大于挑战,数码印花驱动纺织行业价值链提升》为题,从全球视角分析了数码印花行业的现状和趋势。他指出,过去三年,全球数码印花业务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现在企业已经逐渐适应,并在业务中努力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根据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数码印花机装机量不断增长;消费者对环保材料、可持续性和绿色低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对行业长远发展带来利好。特别是随着数码印花胶片热转印等技术的不断迭代,将更多元的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在全球低碳发展的推动下,预计2022-2027年,数码印花面料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9.3%,数码印花机装机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2.4%。今后,WTiN将充分发挥数据和信息优势,助力中国企业洞悉新趋势,开拓新市场。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靖以《应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纺织印染产业全链条改造和升级》为题,结合企业发展,就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印染数字化工厂及面料供应链进行了分享。他表示,随着数码印花产业的迅速发展,通过充分应用数字技术,可加快纺织印染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通过大数据驱动的快反柔性供应链,可提升印染企业的交货速度、综合服务能力(面料开发或者花型设计)以及数字化水平等。宏华纺织品柔性供应链全套数字化装备和技术解决方案,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为进一步精准研判数码喷墨印花产业在数字化变革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多维协同创新,以科技赋能,共同提升数码印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下午专题会议继续召开。该环节由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王建明主持。
施托克印制集团公司中国区执行董事李军以《新形势下数码印花外企的本土化和国际化》为题,结合施托克数码产品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在全球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纺织印花加速数码化是大势所趋。目前,中国服装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和现代数码印花设备及耗材正推动纺织印花加速向数码转化,特别是当前低迷的市场需求反而刺激了数码的发展。未来,亚洲数码印花将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数码浪潮下,施托克将加强本地化制造和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全球的能力,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专家级解决方案。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加速深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数码印花依托智能技术要素和融合创新要素,将不断满足纺织品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推动行业生产方式和市场模式的转变。本届峰会的成功举办,对新形势下提高数码印花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必将进一步加快推动数码喷墨印花产业形成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促进生产制造走向智能,供需匹配走向优化,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最新资讯